2018圓石灘車展正式拉開帷幕,今年的圓石灘車展和往年大不相同,各家車企使出渾身解數推出自己的新能源概念車。寶馬、奔馳、大眾等車企都發(fā)布了自己的電氣化愿景,同時帶來了他們的純電動概念車,這些來自未來的車看起來非常的科幻,讓人們有迫不及待體驗的欲望,那么未來的車應該長什么樣子,哪些配置會成為未來新能源車的標準配置呢?

每個廠家的設計理念和規(guī)劃路徑不同,但是通過這些車我們也能看到大家的殊途同歸,我們把主要的幾點給大家總結一下:動力系統(tǒng)的全面電氣化;復合材料的全面使用(輕量化);內飾全面屏化;高度智能化,達到L5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;外形科幻化。
動力系統(tǒng)全面電氣化
隨著人們環(huán)保理念的不斷提升,動力系統(tǒng)的全面電氣化是必然之路,歐美國家已經相繼推出了禁止燃油車上來的時間表,但是我們也要清醒的看到純電動車的幾大缺陷,首先是續(xù)航問題,現在一般的電動汽車的理論續(xù)航里程為500-600公里,滿足一般的通勤沒問題,還不足以滿足人民長途差旅的需要,第二就是充電的時間問題,這需要各大車企和電池廠商的技術突破,至少要達到半小時內充滿電的要求,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;目前來看短期內電池的技術壁壘難以攻克,所有我們看到以豐田為代表的日企另辟蹊徑,研發(fā)氫燃料電池汽車,孰優(yōu)孰劣10年內必見分曉。短期內,48V汽車系統(tǒng)必然是各大廠商的優(yōu)先選擇,48V汽車系統(tǒng)又稱為汽車輕混動系統(tǒng),是在原有統(tǒng)治汽車60年之久的12V系統(tǒng)上發(fā)展而來,48V輕混系統(tǒng)相比高壓混動系統(tǒng)而言,成本更低,卻可以達到高壓混動系統(tǒng),48V輕混系統(tǒng)可以看成是12V啟停系統(tǒng)的升級版,增加了48V儲能電池、48V/12V雙向DC、48V BSG/ISG啟動發(fā)電一體機、電動增壓器、電池管理系統(tǒng)。48V汽車輕混動系統(tǒng)在增加有限的成本情況下,可節(jié)省燃油20%以上,這是當前各大車企正在努力普及的技術!

復合材料的全面使用(輕量化)
汽車的輕量化是各大車企永恒的目標,車身重量和續(xù)航里程永遠都是對立的,車越重續(xù)航里程就會越短。汽車界很早就開始實踐復合車身材質在量產車型中的應用。為電動車減重的瓶頸在于電池重量不可減輕,未來還有可能越來越重,減重只能車身重量上下功夫。運用鋁材+碳纖維材料的寶馬7系和i8中采用的復合式車身給汽車業(yè)界很多啟發(fā),不僅帶來了更輕的車身重量,還增強了汽車鋼性,未來車身重量越來越輕的趨勢下,復合式車身將成為主流。并且機艙內部也將運用更多先進的材料,比如雙壁管,就是我們常說的帶膠熱縮管,來追求動力艙內的更加密封、絕緣、防水等需求!

內飾全面屏化
特斯拉MODEL S為世界帶來了超大中控屏,該設計引得其它廠商紛紛效仿。隨后奔馳在自家的旗艦級轎車S級上推出的雙12.3寸屏,更是讓業(yè)界驚呼,幾年以內,這種”顛覆“傳統(tǒng)設計的理念會逐漸過時,最終被全面屏取代。車載全面屏中可以定制任何你想關注的信息,未來5G網絡的速度將是現在十倍以上,因此即使是全面屏也有可能裝不下你要的所有內容。所以未來的汽車也將更加的互聯網化,在這塊大屏背后的,則是能夠全面參與人車生活的人工智能系統(tǒng),所有的功能可以到廠家的應用程序商店下載需要的APP,像現在的智能手機一樣便捷。目前寶馬公司的智能語音系統(tǒng)和手勢識別系統(tǒng)已經在其旗下的高端車型中完成實踐,這套系統(tǒng)可以實現車窗開關、撥打電話、調節(jié)音量、空調調節(jié)、車機app使用等多種功能。隨著車內全面屏和移動互聯網5G時代的來臨,車載智能系統(tǒng)會更懂你,只要你動口,車就幫你辦到,甚至先進的AI系統(tǒng)會記錄你的習慣,研究你的喜好,隨時準備為服務。

高度智能化,達到L5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
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是現在各大廠商研究的前沿陣地,業(yè)界把汽車的自動駕駛劃分為L1-L5不同的5個級別,簡單歸納下,L1為基本的自適應巡航功能;L2為帶有自動車道偏離輔助的功能;L3可以讓你的雙手短暫的離開方向盤;但是還是要人隨時做好接管方向盤的準備;L4為可以滿足一般道路條件下的全程自動駕駛功能;L5為全路況、全天候條件下的自動駕駛功能,是真正的無人駕駛技術。未來的汽車一定是能達到L5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。

外形科幻化
未來汽車的外形之所以要放到最后來說,就是外形這個東西見仁見智,各家廠房的設計也不盡相同,但有一點是共通的,就是未來的汽車沒有前進氣格柵、沒有排氣管,也會沒有后視鏡,甚至沒有車鑰匙,一個手機即可遙控你的汽車,并且可實現遠程遙控。